| 週末小故事 |
一
星期四的下午,女兒興奮地告訴我,下午下了場雪,同學們都在學校中庭興奮的叫跳。當晚又下了一場大雪,瞬間我的臉書就被巴黎的雪景洗版,看來大家都很喜歡下雪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二
第一次在巴黎看到下雪,是十幾年前剛來唸書的第三天。當時從報考的學校領取入學申請表格走出來時,天空突然飄起了像木棉花一樣的棉絮。
小時候忠孝東路漫天飛舞的木棉花絮,是蓋捷運前台北人美好的回憶,之後就變成蓋捷運時堵了好幾年的車與混亂的交通。
我抬頭在巴黎尋找木棉花樹時,旁邊一個也剛領完入學申請表格的北京女孩捲著舌說:「哎呀,下雪了呢!」
名副其實的台北俗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三
法國家庭中的抹布torchon,和台灣家庭的抹布使用方法不太一樣,主要是拿來擦乾鍋碗瓢盆上的水,或廚房洗碗槽的水漬,所以吸水力很重要。
而我每次看到各種漂亮織品做成的廚房抹布,就會以「我是理性消費者不亂買東西」、「這是設計品」還有「這個是廚房必需品」等理由買下。不知不覺,家裡有來自荷蘭、丹麥、日本、泰國等各地的抹布。
買了這麽多漂亮花紋、顏色的抹布,但是我最常用的抹布,還是婆婆留下來的白底紅條紋抹布。不是我戀舊,而是過來人都知道這種傳統的抹布最吸水、最好用,還可以高溫殺菌再用漂白水洗得白帥帥(台語)。所以婆婆走後,當她的孩子們要把一大個壁櫃的餐桌布、餐巾、抹布全都丟掉時,只有我拿了二三十條抹布回家用。
週末晚上孩子睡後,是我燙衣服的時間。家裡衣服、床套、被套、枕頭套到抹布,我全部都會燙過一遍再疊起來。今晚燙衣服時,發現好幾年過後,婆婆那些繡有家族姓氏縮寫的抹布竟然只剩下四條,其他都是我那些五顏六色不太吸水或尺寸怪異的設計抹布。
這個發現讓我有點感傷,現在這種抹布可能要到跳蚤市場去找了,而且上面繡的,是別人家的姓氏。
下圖:網路找的照片,但是跟我婆婆的抹布一模一樣,也有繡家族姓氏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四
本週運氣很好的遇到了二次交通工具停駛,相信住在巴黎的朋友們都習以為常。
第一次:上了地鐵坐了一站,司機就叫大家下車,說前方有意外不再行駛。後面會不會再有班次?何時會有班次?沒人知道,地鐵站的服務人員也不知道。
結果:出了地鐵站到地面上,馬路二側公車站牌擠滿了跟我一樣從地鐵站忿忿難平的乘客。趕時間我只好隨手攔了台計程車,真要感謝uber讓巴黎變得比較好招計程車。
第二次:公車坐到一半,司機廣播說接下來會直接繞路到終點站,不是到終點站的旅客請下車。公車上的大媽們生氣的問司機到底怎麼回事,不說清楚不下車(世界各國大媽都一樣兇悍)。原來前方有遊行,司機也很無奈。
結果:我帶著女兒跟著大媽們一起下了地鐵站,二人正要刷票進入地鐵就被大媽攔下。大媽叫我們不用再浪費一張票搭地鐵,跟著她們一起叫地鐵售票員在剛剛搭公車使用過的票上面蓋章就好。
世界各國的大媽都一樣精打細算,跟著大媽走就對了!